[编辑]教师晋职称个人述职报告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师晋职称个人述职报告篇119xx年参加工作,投身教育事业,至今已有十三个年头了,回顾这一段个人从教历程,真可谓“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仅剩得失心”。十三年来,甘苦五味样样俱全,然不断地回顾总结反思,是每一个人能够恒久地进步与上升的最佳方式。于是,我将这段十分平常的人生履历一次次地咀嚼品味。
思想纯度的高低是人生价值高低的起码保证,泉香方可酒冽,品优自当功成。所以,我自从教以来一直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路线,贯彻落实教育改革的大政政策,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踏踏实实走教书育人的凡庸之路。当然,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难免会遇到险阻挑战,但只要天生我材的志不灭,顽强拼搏的心不死,教育教学的天空定然有一抹属于我们的彩虹。
自毕业以来一心扑到教学第一线,多年来所教授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所带学生成绩稳步向前发展。尤其xx年之后,连年教授高三补班课程,对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明确深刻的认识体会,进而在摸索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充实,在充实中逐步地规范。其实,教育大事不外“教书”与“育人”两端。这些年来在这两个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教学工作
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可不知何时,这一艺术就演变为一种苦力,中学语文尤其严重。那么,将语文教学重新拉回到原来的艺术轨道上来就成了当务之急。多年来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摸索改进:
1.注重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唤醒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只有将情感真正在作为教学目标的其中一个维度,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①将生活与学习统一起来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本来繁重,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被关闭在校园里,天长日久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甚至对学习的兴趣会一天天地冷淡下来。因此,校园生活一定要尽可能地丰富,要适时地开展各种类型的校园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种文体类比赛,诗歌朗诵会,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读书交流活动,背诵接龙赛,课本剧表演活动,爱心奉献活动,参观实践活动(花坊一日游,医院一日观)等等。
②将课内与课外结合开来语文的外延是社会,脱离了现实,便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因此,和社会充分接触,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中去,才能体味到语文的真正兴趣所在。如,观看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材料(《百家讲坛》《唐之韵》《鲁豫有约》,定点定时新闻联播,热播影片及相关评论赏析),参加有积极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节约日广告宣传,小区一日义务活动,我的家园我作主,汽修厂的秘密)等。充分地用周末时间分组活动,然后在班会时间交流,再做整理积累,最后上了班级学习专栏。
③让教师与学生亲近起来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老师学生在情感上有一定的认同基础,二者方可思想共融。当然这个方面老师要做出相对的让步,因为学生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需要老师从感情上理解认可他们。如课堂上对学生表现的肯定、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的评价,平日对学生生活情况的关心、特别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关怀,对学生意见的尊重与采纳等等。学生是一眼眼智慧的泉,只要给他们适度的自由空间,这些泉中会涌出一股股鲜活的泉水,最终汇成大江大河。我曾试着让1999届、xx届、xx届学生拟定班级语文学习计划、班级管理规定,再经过全班讨论,然后试行实行,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语文本是积累识记学科,只要有一定量的积累,自然会转换成语文素养,但上中学以来,不少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已被英语数理化等各科蚕食,那么如何才能保证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时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采取如下方法:
①“三个一”定量摘抄积累法:每日一音、一字、一词、一句、一文法,五个内容任选其三。让学生固定积累在一个本上,时间一长,摘抄本便成了学生个人的语文学习宝典,到了高三总复习时大有用处。
②废纸作业一日一练法:每日字帖一练,小32k一张,大约100字左右。一是为了巩固当日或近期生词生字,扩大词汇储备量;二是为了规范学生的书写。从临摹写字课退出学生课堂之后,特别是电脑日益普及的当今,学生书写卷面实在让人心痛,所以我曾痛下决心让学生练习规范汉字书写。xx届学生张利飞同学的卷面曾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任雅坤同学还为班上写了一款条幅,内容是我个人的自撰词《桃源渡·龙登榜首》,毕业时老师学生争着索要。
③角料时间充分利用法:每个时段前十分钟或前五分钟让学生放声诵读摘抄本内容,化整为零,强化记忆。学校规定上下午上课、早晚自习,学生必须提前十分钟进教室,那么,这些提前的十分钟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利用起来,我把其中的两个十分钟用作了诵读语文,再加上语文课上的五分钟,每天除自习时间,还有二十五分钟的时间可以保证语文识记诵读。长期坚持下去,这将是语文成绩提高的有效保证。xx届的高21班,xx届的高22班,xx届的理补二班都曾坚持过这个作法,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同学确实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需要班主任、课任老师、学习委员共同督促,以便形成习惯。
④课前学生风采展示法:每节课前先给学生3-5分钟的自由时间,可以诵读,可以朗诵,可读新闻,可讲故事,新书介绍,读书感悟评价,学法介绍,模仿秀(侧重语言模仿,如评书、相声)等等,可单独训练,可结伴对演,也可以小组同演,旨在锻炼学生口语表述能力和心理素质。有不少来自农村的孩子,尽管学习成绩优秀,但公开场合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却不是很强,这对于学生以后走上社会是十分不利的。其实不只是农村孩子,即使部分城市学生也是天生的腼腆派,因此,在学校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今天的学校就是明天的社会。如xx届的项文龙李春同学,xx届席志强黄丽娟刘丹同学,xx年补班的田涛田远同学等。
⑤每日课堂目标一练法:这个方法主要针对现今语文教学中读写脱节的现象而定,主要解决学生们的写作困难。可以先从仿写练习开始,就课本中的一个句子,一种修辞,一个文段进行仿写练习,可以仿文法,可以仿修辞,可以仿语气,可以仿句式,可以是扩展,也可以压缩。先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模仿例子,让学生们有参照物,有话可说。当堂练习,部分展示,课后还可以继续接着写下去。只要这个方法坚持过高一,孩子们基本可以找到写作话题。
这些常规性的训练只要能够长期有效地坚持,既能够提高语文成绩,更能规范个人学习行为习惯,对于以后从事各项社会工作会大有帮助。xx届学生贾舟和xx届学生张艳宁语文成绩的'最终提高与这样的习惯性训练是分不开的。
3.重塑学生成就感
从心理学角度讲,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社会的认可,从而增加自信,很快投入到下一个良性的奋斗 ……此处隐藏6929个字……路还长,在教育这条路上我还任重道远。下面就自己一年的工作情况梳理如下:
一、学生为本,为人师表
对于一个青年老师来讲,自身的成长显得格外迫切,就像李政涛教授在《教育常识》中写到的那样,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成长,促进人的生命生长的事业。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生长。所以,青年教师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成长、成熟起来。学习对于我来说就是每天的生活过程。学习“新基础教育”理念,学习文本细读,学习怎么样单元整体设计教学,学习教师课堂表达。在各种场合学习。借用李政涛教授的话,这一年我在“练功”。迫切希望自己的功夫能够早一点炉火纯青。因为源于那一份对孩子的爱和责任。
我爱我生。这群孩子是我人生的第一群学生。在我心中他们有着别人无可替代的位置。是他们让我知道了自己原本是多么的高高在上,是他们让我知道了我离教育的现场那么远,是他们给了我一次次的成长,是他们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他们给了我“班主任节”的感动,是他们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跟自信,是他们让我更坚定了教育的信念。教育是一份光荣的事业,是一份对单纯的沃土。在为蒙正杂志撰写小文章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写下了《筑梦空间》这个题目,是呀,校园是孩子们的筑梦空间,也是老师的筑梦的空间。爱孩子,心中有充满童真的梦。
身教言传。我一直坚信教师的亲身示范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有价值。这一年,因为心中揣着孩子的成长而惴惴不安,惶恐自己的青涩不能让这群孩子更好的发展。所以每日泡在孩子中间,看他们的书,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跟他们聊聊天,了解孩子们的所想所思;把自己看的书带入教室,跟他们一起看,用自己求知的热情感染孩子。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要不断学习,才能为自己积累教育的源泉。
二、上下求索,孜孜不倦
这一年在逐渐熟悉了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工作后,我加快了自己成长的脚步。
在教学工作方面,深入学习“新基础教育”理念,不断锤炼自己的新基本功。
1、结合校本研修课题,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设计思路。保证每周末的手写教案备课工作,备课量提前教学进度一个单元的课文。
(1)通过与内同年级组老师共同讨论文本,结合教参理解文本,上网搜查相关资料等方式细读文本,结合单元训练点整体思考单元组内5篇课文的思路和线索,挖掘每篇课文的训练点、重点和难点,围绕单元训练点重组课文教学思路,保证单元训练点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梯度推进,保证学生能力的训练的螺旋上升。
(2)在整体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我班学生的学情。我们班级孩子的孩子在言语表达,尤其是口头言语表达上能力不是很强。思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兼顾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
2、在日常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转化新基本功。
(1)课堂上关注孩子的表达,捕捉来自孩子中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表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提升。
(2)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质疑。
(3)通过引入“互评”“自评”等不同评价方式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点评,捕捉他人话语中的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资源,及时在课堂上发现自己新的生长点。
3、坚持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第九册第1单元的课文后,我及时反思生成了随笔《关注文本表达,读写结合促学生书面表达》的文章;在教学前移《一颗小豌豆》一课后,及时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生成随笔《教学前移反思》;在四下教学过古诗后,挖掘古诗中的教育资源,生成随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文教学中挖掘出的班会主题》等等。
在学生工作中,用“新基础教育”理念全副武装自己。把班级还给学生。这一年,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便是我们班级的班委建设、班级午会“班本课程”的形成和班级日常评价制度民主产生。
1、1、班委建设。我们班级孩子由于四年级前已经有了班级管理经验。所以组建班委和班委工作能力并不差。但是不成系统,班委评价选拔机制不明确。四下开学初,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新一届班委后,我组织召开了班委会议。并且由新班委起草了《班干部工作条例(草稿)》,各职位班委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更加明确,班级民主管理更有实效。
2、午会“班本课程”的形成。利用校区的午会课程体系,在以学校午会课程为平台的基础上,在我先前的引导下,学生慢慢开发了一套“班本课程”——小鬼当家系列活动。五上开学初,学生自主讨论产生五年级上半学期《小鬼当家系列活动》,并且按照小队组织策划和“民间策划”两种方式分类。活动的内容包括课文剧表演、脱口秀、辩论赛等多种形式。这个“班本课程”锻炼了不仅包括小队长在内,所有孩子的组织、参与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孩子的集体凝聚力。
3、班级日常评价制度的民主产生。四年级的孩子自主能力更强,所以接手这个班级后,我力求让孩子自主进行评价。以小队为单位,逐步形成了以一周为单位的小队评优。小队长利用“小队成员档案本”及时记录小队成员一周在学习、守纪、爱心、科艺体、岗位五方面的表现,利用周五召开小队会议,选举产生本周各单项小明星。这个制度拓宽了评优的面,也增强了小队内凝聚力和小队间竞争力。
三、勤于思考,融会贯通
这一年是笔耕不辍的一年,因为理论给养丰富了,在教育实践中走得远了,涉的深了,所以思考的更多了。我很庆幸在踏上工作岗位后就浸润在“新基础教育”的氛围中,让我从头到脚焕然一新。观“新基础教育”的“天地人事”,育班级孩子的“生命自觉”。李政涛教授说教育是对孩子灵魂的唤醒,唤醒孩子的生命自觉。孩子每日的“在成长”,是我必须“速长大”的动力。长大源自于反思,源自我对自我的不断否定和否定后的成长。所以这一年我在思考,在成长,在学习。
从自我的教育教学中学习。反思自己的课堂,反观孩子的变化发展,关注家长的聚焦点,挖掘教材中的教育教学资源。从他人的教育教学现场中学习。关注师傅的课堂,教育方式,关注葛老师的“赏识教育”和“心理沟通”,关注各种教研、公开课现场学习,关注青年沙龙磨课行动。从教研组活动中学习。听取别人的经验交流,学习优秀教育文章。
为了把这些学到的东西最大限度的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我笔耕不辍。五上开学初尝试并成功申报区级小课题,组内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磨课后及时生成随笔,青年组研讨课前移课后及时生成随笔,教研组活动学习许嫣娜老师文章后及时生成随笔2篇,撰写精读课文文本细读,围绕校本研修课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撰写随笔多篇,围绕教学五环节撰写随笔,围绕作文教学和评改撰写随笔,在聆听过李政涛教授新基本功报告后及时生成随笔,围绕班级文化建设生成论文一篇等等。
四、收获满满,任重道远
在理论、实践和反思间自由穿行,融会贯通。这一年,我走得更轻松。这一年,我收获了成长,更收获了孩子们给我殊荣。
这一年的收获和成长伴随着泪水和汗水,但也着实让人欣慰。然而我不能停下脚步,因为孩子在成长,他们的成长既是我孜孜以求的终点,又是我不断启程的起点。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教师晋职称个人述职报告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