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语】日本留学教育考试制度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日本教育考试制度范文11,完整的教育体制
现在日本实行的是6,3,3,4,5体制。也就是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大学院(研究生院)教育5年,修士(硕士)课程2年,博士课程5年(包括修士前期课程2年,博士后期课程3年)。
2,系统的教育体系
日本的教育从学前教育的幼儿园教育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修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教育,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教育体系。除上述学校外,属于中等教育类的学校,还有专修学校和各种学校;属于高等教育的还有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以及专修学校和各种学校。特殊教育也是日本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盲聋哑学校,养护学校等。日本学校教育除全日制之外,还开设了通信制学校,如通信制高中,通信制短大,通信制大学,通信制大学院(研究生院)。总而言之,日本的学校教育,既有全日制学校,又有通信制学校;既有普通学校,又有以盲聋哑人为对象的特殊学校。
3,国立学校,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并举。
4,实行了9年义务教育。
5,与众不同的每年3月毕业和4月始业的学校运行制度。
(二)日本教育情况
据日本文部最新统计,日本现共有全日制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63600所,在学人数21942875人,教员数1732269人,职员数447251人。其中,幼儿园14527所,在园人数为1778286人;小学校24188所,在校生人数为7500317人;初中11220所,在校生人数4243762人;高中5481所,在校生人数4211826人;中等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人数为236人;盲人学校71所,在校生人数为4172人;聋人学校107所,在校人数为6824人;养护学校810所,在校生人数为77818人;高等专门学校(大专)62所,在校生人数为56436人;短期大学585所,在校生人数为377852人;大学622所,在校生人数为2701104人;大学院(研究生院)462所,在校生人数为191125人。通信制学校:高中生104所,在校生人数为171012人;短期大学生10所,在校生人数为31868人;大学18所,在校生人数为216687人;大学院(研究生院)4所,在校生人数为368人。
二,留学政策
(一)概况
日本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中国隋唐朝时期,就已经向中国洛阳和长安派遣了大批留学生。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现代教育兴起,各大学和各类学校开始正式接受外国留学生。鲁迅,周恩来等都是中国近代早期留学日本的优秀代表。到了日本的经济高度发展,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之后,抱着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愿望到日本来留学的各国青年越来越多。80年代,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提出“发展10万留学生计划”,是日本留学生政策的重要体现。日本政府在文部省,法务省和外务省都有相应的管理留学生事务的部门,与之相对应的隶属文部省管辖的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协会,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语教育振兴协会,作为留学生具体管理部门。日本政府基于与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往来和国际关系,促进国际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互派留学生,并制定了一整套互派留学生制度。
(二)日本接受海外留学生政策
日本接受外国人留学生的制度和政策,主要有以下几项:
1,留学前:
(1)通过日本驻外国大使馆向希望来日本留学的人提供留学情报信息;
(2)通过考试招收日本政府提供奖学金的国费留学生;
(3)对已经取得日本国入国签证的留学生,在赴日之前,对其进行入学教育;
(4)与外国政府合作(指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中国,乌孜别克斯坦),接受其向日本派遣的留学生;
(5)为积极推进海外的日本语教育,通过国际交流基金,向国外派遣日本语专家,寄赠日本语教材,在海外举办日本语能力考试等。
2,在日本留学期间
日本文部省通过地方自治体和民间团体,对正在日本留学的各国留学生进行支援。
3,留学生学成归国后
在日本外务省主持下,日本政府对各国留日学生归国后,实施援助政策,主要有以下几项:
(1)编辑各国各地区留日归国学生名册。
(2)对留日归国学生会或同学会等组织举办的各种活动和事业,给予支援。
(3)举办各种讲演会,为留日归国学生提供发表留日时期所取得的成果的机会。
(4)通过国际交流基金组织,向留日归国学生组织提供经费援助。
(5)聘请留日学生人数多的东南亚,中国,韩国的已经归国的留日学生,再次让他们短期来日本,向他们提供再认识日本现状的机会。
三,招收留学生工作
现在在日本学习的来自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总数为51300人。其中,除8250人是国费留学生外,其余都自费留学生。在51300留日学生中,约90%是来自亚洲国家,而中国大陆和台湾省所占比例最高,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约占53%,韩国约占23%,其他各国所占比例相对来说就少多了。如中南美地区仅占1.7%。
(一)日本招收留学生方法
1,报名条件:
除日本文部省规定,报考日本各类大学的资格为年满18岁以上具有12年以上学历之外,对于留学生来说,则要求通过[日本语能力考试],达到1级水平,并要参加日本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协会组织实施的[私费外国人留学生统一考试]取得及格成绩。申请人还要具有经费支付能力。
2,招生方法:
对于在各国国内学习的各国学生来说,无论是高中毕业生还是大学毕业生,都无法达到上述报名条件。中国学生也毫无例外。为适应这种报名条件,解决各大学招收外国人留学生的问题,于是,名目繁多的日本语学校在日本各地应运而生。这些日本语学校直接从海外招收具有12年以上学历,学习过基础日本语,有一定经费支付能力的学生到日本语学校学习1年至2年的日本语,让他们参加[日本语能力考试]和[私费外国人留学生统一考试],取得好成绩后,升入大学。在文部省主持下成立了日本语教育振兴协会,该协会制定了[日本语教育设施运营基准],作为日本语学校运营的规范,来管理这些形形色色的日本语学校。日本文部省,外务省会同法务省,制定了关于日本语学校从招生条件,报送日本入国管理局申请在留资格,在本国办理护照,在日本驻本国大使馆查证,取得日本国入国签证,赴日入国入学,进行外国人登录,延长签证,资格外打工,再入国许可等一系列手续规定。逐渐形成了现行的一整套繁琐的日本语学校的招生方法。
日本教育考试制度范文2日本以其丰富的教育资源、顶级的教育质量以及相对低廉的留学费用,受到广大中国学子的青睐。近 ……此处隐藏3490个字……考试往往是两个或三个体系的混合体,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往往不能综合地反映各人的实际英语水平,出现了一些高分低能的现象。STEP考试有两点 值得借鉴:(1)考试成绩的权威性。在日本,学术机构包括大学和一些中小学都以STEP考试的成绩作为入学的重要参考。STEP也是教师资格认定和选派留学生的依据。非学术机构包括政府部门、军队、医院和公司企业也都使用STEP的考试成绩在对其员工进行聘用、提升和选派出国时的重要参考。这种权威性鼓励了国民的参与意识,日本每年有250万人参加各个级别的考试,年龄跨度从小学生到退休人员。“政出多门”是我国英语考试制度的一个特点,国家级的有“国家英语等级考试”、“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大学人学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部门级的有“职称外语考试”、“出国人员外语考试”、“翻译资格考试”;地方的有“干部英语考试”、“学生英语口试”。国家有两个考试机构:教育部考试中心和人事部考试中心,这两个中心均可以命题进行翻译人员资格考试。我国在1999年开发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简称PEas),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设计、开发的,面向社会以全体公民为对象的开放型的非学历性考试,拥有五个级别。由于该项考试未与学位、留学及职称等百姓个人利益挂钩,目前参与度不高。如果说上述情况是由于我国英语教育资源不平衡所致,那么经过这么多年的整合和发展,由国家英语考试标准取代部门和地区标准的时机已经到来。而目前的事实是我国的英语考试市场就像一块蛋糕,谁都想切一块,而谁都没有真正想过怎样把这个市场做强做大。因此,有必要整合考试资源,加强对考试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拿出一套具有权威性的能满足社会各层次需要的英语水平测试。(2)sTEP考试在报告分数的同时也给测试者考试各部分的项目分析表。这一点值得我们鉴借。测试者在关心结果的同时更关心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在各个项目中的表现如何,从中找出不足和确定未来努力方向。教师也可以根据项目分析的信息来改进教学。而我国每一次大规模考试结束之后,考试成绩被充分使用,当年命题、考试以及阅卷评分工作即告完成。至于是否需要让广大英语老师以及关心和了解某一考试的人们从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则考虑甚少。另一方面,数据分析中所用术语在英语教师中尚未普及。
英语本土化趋势的发展加速了各国研究和制定符合本国特点的英语标准化水平考试的进程。借鉴周边国家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能进一步提高我国英语考试研究的水平,加速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
日本教育考试制度范文4高考是大多数日本学生必经的一道门槛。日本最早的高考是在1868年,当时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是从欧洲引进大学制度后开始的。那时的高考主要是大学预科的考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在美国的影响和指导下,进行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推行新制大学,高考制度也进行了多次改革调整,其中,要不要进行全国统考,也反复了多次。1948年曾仿照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而设立“入学适应性检查”,但是由于此项考试使学生负担加重,受到很大非议,1955年文部省取消此项考试,改为各大学自行招生。1963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又建议进行统一的大学入学测验,但只有少数大学采用,并受到学生们的强烈反对,不得不于1969年停止。
但是主张进行全国统一高考的呼声始终没停。这里的原因,也在于社会上的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始终觉得应该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才能保证毕业生的基本质量。1975年日本国立大学协会在数年的调查、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国立大学实行统一招生考试的最终报告,主张进行两次大学入学考试:第一次为全国统一考试,第二次为各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从1979年起至今,这种两次考试就成为了日本高考(指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的基本模式。
日本高考的第一次考试,即“全国共同第一次学力考试”,在每年1月下旬的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举行。考试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根据日本文部省制定的《高中教学大纲》命题,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的考试并不分文理科。
考试结束10天后,公布全国考试结果,考生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决定第二次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第二次考试由各大学自行组织,时间为每年的2月和3月。考试形式也由各大学自行决定,有笔试、面试、小论文写作、实际操作等诸多形式。
除了两次考试以外,日本目前也在部分大学实行推荐入学制度。具体做法是大学留出部分招生名额来招收中学校长推荐的优秀学生,被推荐的学生要参加全国共同第一次学力考试,但可以免去第二次考试。
以上讲的都是国立和公立大学的招生考试。在日本,私立大学的数量远远超过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目前约占大学总数的80%。私立大学的招生办法因校而异,有的自行举行考试,有的选用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详见下面介绍),有的采用中学推荐入学等等。但是,在日本,最好、最名牌的大学几乎都是国立的,私立大学中虽也有早稻田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但总的来说名牌大学寥寥无几。而且,国立和公立的大学收费相对低廉。所以,在日本今天的大学入学考试仍然是竞争激烈,考生们争夺的目标,就是那几所名声赫赫的国立名牌大学。有些考生虽然考上了其他高校,但为考上名牌大学宁可放弃而参加复读,甚至一考就是多年,被日本社会称为高考“浪人”(这个浪人的意思,在日语中与我们理解的有不同,它是指一类为修炼武功多年锲而不舍的人)。
多年来,日本考试制度中的弊病为社会各方批评,他们也在不断进行改革。1988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新的大学入学考试方案,并于1990年在全日本实施。这个方案是以“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取代“全国共同第一次学力考试”,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地理历史、公民和理科六科,具体备选课程有31门。各大学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选用这个方案,和选用的科目数量(即可选“中心考试”中的一科,也可全选),结果到2004年,共有543所国立、公立与私立大学、1542个学部(即大学中的学院)选用了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
2000年日本大学审议会发表《关于大学入学考试的改善》的报告,建议增加一年中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的次数,给考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避免“一考定终身”。而近来年发展较快的“AO考试”,也越来越多地为日本各大学所采用。这种方式,与一般的中学推荐学生不一样,一般都在考试前一年的11月进行,通过与考生的面谈以及对考生自我推荐书等个人资料的审查,评估考生的能力、素质。它也可以通过考生写的小论文考查考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怎样的实际运用,或是通过面试对考生进行考查,方法可以很灵活,特别是那些总分不高而又有一两门单科特别优秀的考生,会得到一个非常好的破格机会。
但是,以上的改革,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日本考试制度中的弊病,似乎成效并不大。在日本,学生的压力仍然巨大,甚至从上小学、上幼儿园起,就开始上大量的课外辅导班,以进入名牌小学,名牌中学;而考高中的竞争激烈程度,甚至要超过考大学。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大家都在挤名牌大学的独木桥——日本社会今天仍是重视学历、特别是名牌大学学历的社会。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日本留学教育考试制度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